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海峽網6月1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通訊員 薛昀)6月1日上午,福建省第400例非親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福建省腫瘤醫院誕生。在鮮花和閃光燈的包圍中,捐獻者劉運泉面帶笑容,平靜而篤定地接受大家的祝福。與此同時,他的血液正在經由兩只手臂循環流向分離機,“生命的種子”就這樣一點一滴聚集起來,為遠方的患者送去重生希望。

16年前的決定如今如愿 兒子發來“爸爸加油”

兒子眼里的“英雄爸爸”六一獻大愛 福建省造血干細胞捐獻今日突破400例

劉運泉在捐獻造血干細胞。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能夠在六一兒童節這一天捐獻造血干細胞,還成為全省第400例捐獻者,我感覺真的挺幸運,確實是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天。”1日上午,今年47歲的劉運泉在省腫瘤醫院外科樓采集室對記者說道。據他回憶,自己是于2007年11月2日在福州的一處獻血點參加無償獻血時,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對于16年前的這個決定,劉運泉已然回憶不起細節,只記得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也是一種救人的方式。“我平常每年都有堅持參加無償獻血,當初也是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能救人命后就果斷做了這個決定。沒想到這么多年后,我終于等到了被需要的時刻。”這個樸實的漢子激動地說,能夠救助他人,他感到很高興。

作為劉運泉的妻子,林女士一步不離地守在他的床邊。她告訴記者,家里人一直很支持劉運泉的獻愛心行為,不僅幫助了他人還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對身體也沒什么損害。“就在今天早上,我們12歲的兒子還發語音‘爸爸加油’來給爸爸打氣。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覺得自己的爸爸是個大英雄,因為爸爸做到了許多人做不到的事情,連他都覺得這樣很光榮。”林女士笑著說道。

造血干細胞采集便捷安全 對人體基本無損害

兒子眼里的“英雄爸爸”六一獻大愛 福建省造血干細胞捐獻今日突破400例

省紅十字會和省腫瘤醫院的領導前來慰問并送上榮譽證書。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福建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主任敖志雄表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當今世界治愈多種血液病的良方。我國人口眾多,數以百萬計亟需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及其家庭翹首以盼。目前,至少在400-10000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中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供者,尤其在較為罕見的白細胞抗原型別中,相合的概率僅有幾十萬分之一。再者,由于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十分普遍,移植更需要依靠在非親緣關系供者中尋找相合者。因此,志愿捐獻行為意義重大,彌足珍貴。

“在我們工作中,捐獻者的身體健康是放第一位的,必須是在保護捐獻者的前提下救助病人。捐獻前我們會對志愿者進行嚴格的體檢,評估其身體狀況,在捐獻之后6個月,我們還會再次對捐獻者進行全身體檢。隨著科普工作的展開,越來越多的群眾認識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對人體是基本沒有損害的,因此現在愿意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隊伍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奉獻能夠幫助別人。”敖志雄告訴記者。

“福建省腫瘤醫院生物治療中心是我省第一家承擔造血干細胞采集任務的醫療中心,從第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到今天的第400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捐獻者都是在這里采集的,每次采集都很順利,也非常安全。”省腫瘤醫院生物治療中心主任郭增清說,“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采集造血干細胞跟以前大家所認知的從骨髓里抽取是不一樣的。不需要進手術室,也不用打麻藥,只要使用粒細胞刺激因子,在造血干細胞采集前,把造血干細胞從骨髓里面動員到外周血,然后抽取外周血就行。經過精細的循環,大概經過循環3至4個小時,我們就能采集到所需的造血干細胞的量。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會出現類似感冒一樣的癥狀,有點鼻塞或者肌肉有點酸痛等,如果癥狀稍重一點就喝一包感冒沖劑或者吃一片消炎藥,基本都能解決。因此造血干細胞跟骨髓捐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采集造血干細胞非常便捷,而且對人體基本沒有損害。”

省紅會推動捐獻工作加速發展 四個“100”征程加速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代表時指出,要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

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種博愛奉獻、拯救生命、造福人類的高尚行為,同時也是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福建省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紅十字會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以學促干見成效,推動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加速發展,同時,在捐獻服務過程中堅持“以供者為本,為患者服務”的雙向服務理念,動員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損群體境況,為群眾健康造福,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四個“100”的征程不斷地加快腳步:從第1例到100例捐獻用了9年5個月的時間;第二個“100”用了4年9個月;第三個“100”用了3年實現;僅僅不到2年后,又迎來了第四個光榮的“100”。愿這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的適齡健康公民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庫,創造更多凝聚了善良與感動的“髓緣”聯結,給數以萬計的血液病患者帶來重生希望。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福建省浙江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